7月德指期货日线图上,MACD指标正上演惊心动魄的"黄金交叉"大戏。DIF线(白线)自6月28日触及-128.5的年内低点后,以45度仰角强势上穿DEA线(黄线),形成教科书级别的多头信号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金叉出现在零轴下方12.8个点的特殊位置,结合历史数据回溯,类似形态在2020年3月疫情底和2022年10月市场底均曾出现,后续平均涨幅达14.3%。
当前MACD柱状体呈现"红三兵"形态,7月5日-7日连续三日增量放大,单日增幅分别为+18.7点、+24.3点、+31.6点,这种阶梯式放量在近三年仅出现过7次,其中5次成功开启中期反弹。但需警惕的是,动量指标与价格出现轻微顶背离——DAX期货价格在7月11日创出16280点阶段新高时,MACD柱状体峰值却较7月7日降低9.2%,这暗示多头动能可能正在衰减。
从周线级别观察,MACD双线在零轴上方3.2点的位置持续缠绕已达五周,这种"鳄鱼张嘴"形态往往预示着重大方向选择。结合斐波那契时间周期分析,8月第一周将成为关键变盘窗口,若周线收盘能站稳16400点关口,中期上行空间将打开至17200-17500区域。
14日RSI指标当前在58.7位置呈现"上升通道中的蓄势"特征,相较于6月中旬的极端超卖状态(29.1),市场情绪已完成V型修复。值得关注的是,当RSI三次测试65.5阻力位时均出现量能衰减,7月12日第三次上攻时成交量较前两次分别减少18%和23%,这种"动能衰竭"现象往往预示短期调整需求。
布林带指标则描绘出完全不同的技术图景。日线布林带开口率(带宽/中轨)在7月10日达到4.7%的年内峰值,远超2.8%的年度平均水平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价格连续六日紧贴上轨运行,这种"轨道吸附"现象在近十年仅出现17次,其中13次在随后10个交易日内产生3%以上的波动幅度。
当前中轨以每日38点的速度上移,若价格能维持在中轨上方,将形成典型的多头排列格局。
将三大指标进行多维验证时,我们发现在16200-16350点区域存在强烈技术共振:MACD柱状体在此区域出现三次脉冲式放量,RSI形成"双底"支撑结构,而布林带宽度的标准差指标也降至0.23的年内低点。建议投资者在此区域建立核心多头仓位,将止损设置在16080点(对应布林带中轨下方2%位置),第一目标位看至16800点,对应1:3的风险回报比。
对于激进型交易者,可重点关注欧洲央行利率决议前后出现的"假突破"机会,利用15分钟图的KDJ超买/超卖信号进行日内波段操作。